当前位置: > 社会责任 > 社会责任实践

致敬,疫情防控的“守关人”

发布时间:2020-03-22  / 来源: 《中国航空》

 

当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成为抗疫工作的重中之重,中航集团干部员工便成为奋战在守护国门第一道防线上的战士。不论在空中还是在地面,大家团结一心,心无旁骛,只为一条:严防死守。


国航西南地服部:一个航班 12小时的坚守

3月18日,成都市政府发布公告:对经成都口岸直接入境、或从其他口岸入境后转乘国内交通工具来(返)蓉的人员,实施全流程集中健康监测和防控管理。这一天,是执行航班全面集中隔离保障的第一天,也是国际服务压力倍增的一天。

12时36分,伴随着飞机引擎巨大的轰鸣声,国航代理地面服务的KA820香港-成都航班平稳落地。自此,一场历时12小时的防疫战拉开了帷幕。

我们,值得您信任

“KA820有进港旅客295人,机位K317,请协助海关进行检查。”接到通知后,国际服务员小周和同事立即出发前往机位。

小周是去年7月才加入地服部的,二十出头,身穿白色防护服,背上清晰地写着“国航地服 接您回家”几个黑色粗体字,他戴着护目镜、口罩和乳胶手套,在重重的包裹下,只露出一双眼睛却目光坚毅。

舱门打开了,小周快速走进客舱,宽大的防护服随着脚步不停地左右摇摆。他走到机舱的中间位置,诚恳地解释道:“各位旅客,根据最新防疫要求,从今日起,所有旅客经成都入境都要接受健康检测和集中隔离,希望大家支持政府和海关人员的工作,让我们为早日战胜疫情共同努力!为保证您的安全,我们会根据排查情况,分批次下机,大摆渡车一车最多安排40人,因此会耽搁些时间,希望你们理解,感谢您的配合!”说完,小周便拿出旅客名单,陪同海关人员对全机旅客逐一进行体温检测和重点排查。15分钟后,第一批旅客下机,等在机下的同事引导旅客登上摆渡车,发热旅客、高风险地区旅客及其密切接触者与普通旅客分开乘车。13时45分,KA820航班下客完毕。

坚守,是最美的样子

在海关人员对旅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专用区域,国际服务员不仅要引导旅客接受流行病学调查,还要引导调查完的旅客迅速乘车前往进港大厅进行下一项检测,同时,他们还要为旅客分发餐食、回答旅客的疑问并积极进行沟通解决,减少他们因长时间等待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天气转热,又值下午,地服人员在密不透气的防护服里待上半个小时便汗流浃背,护目镜里结出了水滴,橡胶手套里的汗液也浸泡着双手。但为了抓紧时间,大家坚持4个小时轮换一次。温度太高,出汗太多,就喝几口矿泉水;过了饭点,饿得没力气了,就吃一块饼干;为了减少上厕所次数,他们就少喝点水……

战场上的谦谦说:“疫情之下,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我守住我的岗位,就是守住我的家乡。”

回家,也是我们的愿望

23时17分,T1候机楼出口,国际资深员工谈姐和两名身着白色防护服的同事仍然埋头、认真地在旅客名单上勾画着。

“还有40多名旅客。”谈姐微微抬起头,自顾自地说了一句。在经历了几个小时的等待和医学检测后,大多数旅客顺利来到候机楼出口进行信息登记,而小部分旅客被直接送往了医院。出口处,国际服务员需要确认旅客信息,并为每名旅客填写包括乘坐航班、车牌号和旅客序号等信息的“乘车凭证”,各区政府工作人员根据凭证引导旅客乘坐相应大巴,前往指定酒店。

0时30分,又出来了几位从高风险国家(地区)转机归来的旅客,他们的情绪有些焦躁不安,不愿意再配合接下来的流程。谈姐耐心地劝导旅客:“回家,已经近在咫尺。您现在所做的一切不正是为了保证您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吗?不彻底排除感染风险,您能放心地拥抱家人吗?”几句话让旅客释怀了。(刘芙江/文 胥海涛 周怡 王超 谢爽 杨明皓 周晨宇 刘劲春/素材及图片提供)


国航重庆分公司:严防死守 使命必达

3月10日,重庆分公司地面服务部党委发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担当,岗位就是战场”的号召,成立“疫情防控突击队”,不到24小时就收到了193份请战书,它们表达着同一个愿望:到抗疫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突击队袖标

站坪保障项目特种车驾驶员熊洪良,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有30年党龄的老党员,疫情暴发伊始,他就多次向支部书记表达承担急重保障任务的愿望,此次不仅手写请战书,更是通过微信提醒书记“我是第一个报名的,千万别把我落下”。生产调度室的航站业务员彭睿,一直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他在请战书中写到:“我申请加入疫情防控突击队,没有太多理由,只因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国航人,一个湖北人,一个共产党员!”

3月12日,地面服务部首批18名队员组成的“疫情防控突击队”,开始承担境外高风险国家经国内航站中转入渝旅客的转运工作,并指导出港旅客填报健康码。3月18日,第二批15名突击队员也迅速加入战斗队伍,他们同全体地服人一起携手并肩、担当尽责,成为疫情防控的“守关人”。

战疫现场:换位思考 竭尽所能

“严防死守、使命必达”八个字是疫情防控突击队的口号,更是他们的行动指南。疫情防控突击队组织严谨、分工明确,坚持旅客保障组“专人陪同”、车辆保障组“专车接送”、行李保障组“单独交付”的保障原则,从舱门开始,全程陪同旅客,直至交付到医救人员。

致敬,疫情防控的“守关人”

突击队队员为旅客搬运行李箱

致敬,疫情防控的“守关人”

突击队行李保障组工作中

3月18日,按照“所有14天内有国外旅居史的旅客均进行检测”的最新报送标准,航班量、旅客人数、行李件数和保障车次的需求与之前相比增加了约50%。面对大幅增加的工作量,突击队员们没有丝毫犹豫和抱怨,一刻不停地奔波在各个岗位,他们保障航班时风风火火、不辞劳苦,但服务旅客时耐心细致、充满温情。疫情防控突击队员刘兆伏变身“飞毛腿”,刚保障完一个航班,拔腿就向下一个航班的机位跑去。“工作不必挑挑拣拣,该上就上,航班密集,我们必须加快脚步才能赶得及……”刘兆伏说,“有时候,遇到年纪大点的旅客,我能感受到那份忐忑和不安,便会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要接受信息核查和检验,查看是否健康等,其实他们才是最缺乏安全感、最需要安慰的人。”

8.JPG

悬梯下指引旅客上车

致敬,疫情防控的“守关人”

舱门口核对旅客证件

一个从北京抵渝的航班上有几十名境外旅客,成倍的行李又大又重,装满了整个车厢。旅客保障组的周星宇默默上车取行李,车厢又闷又热,他全身上下又被防护用具紧紧裹住,取完所有行李后全身已经湿透了,旅客特意跑去对他说谢谢。周星宇回忆道:“那一刻蛮感动的,虽然我不是医生,能做得不多,但是力所能及的事,我一定会去做。”

10.jpg

引导旅客下机

防疫后方:移动指挥 灵活办公

外防输入涉及方方面面,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必须统筹协调。因此,地面服务部将“指挥部”设在航站楼、设在停机坪,部门领导和各项目经理深入防疫最前沿,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在突击队工作群中,即使最后一班航班保障完已是凌晨,大家也会就当天保障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突击队各保障组密切配合,前端发声,后端响应。突击队队长万菲菲每晚都将梳理后的最新保障流程通过微信群更新;车辆保障组队员徐贵强以灵活派遣的方式节约保障时间及人力资源;行李保障组的杨军主动对查找行李的流程做了归纳整理,并想方设法解决信息不畅的问题,节省保障时间。为了应对旅客行李未同机抵达的问题,他们采用为旅客提供行李查询二维码的形式,减少旅客在航站楼内的滞留时间。(李妍蓓/文并图)


CA932航班: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北京时间3月15日凌晨,德国法兰克福飞往北京的航班登机口排起了长队。旅客们不时向登机口内张望,不远处,空乘身着白色防护服,佩戴口罩、护目镜、手套,一边在迎接旅客登机,还不时向排在后面的旅客招招手。

亲切的天使  严格的战士

CA932是高风险航班,打好防疫战的工作如同接力赛,一环紧扣一环。在主任乘务长刘颖的指导下,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了最新的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全组人信心满满,做好了准备。

手握第一根接力棒的是身穿防护服的两位乘务长——韩文君、左晶。如果在登机前发现有发热(大于等于37.3摄氏度)、乏力、干咳等症状的旅客,必须及时复核。作为第一道防线,她们不可有失误和疏漏。

当天登机前的测温工作并不容易。当旅客体温出现不正常时,左晶先引导旅客到隔离区进行解释和记录,并进行二次测温,而韩文君全程负责体温正常旅客的登机工作。收到暂停运输消息的旅客们总是不甘心,向两位乘务长反复解释,请求再测一次,穿着防护服的两人一时间被埋在人群里。这一情况被刘颖看在眼里,她很严肃地向旅客说明了相关规定,有理有据有节,随后报告机长,并根据测温结果与地服沟通,为这些旅客做后续手续交接。

我们要把踏实感传递给旅客

航班空中飞行时间8小时30分钟,乘务员对旅客一共进行了3次体温监测。292名旅客的身体状况都在乘务员的详细记录当中,实时监控,同时也向有疑问的旅客说明测温原因,安抚旅客情绪。为避免用餐期间交叉感染,公司对航班的餐饮进行了调整,所有的餐食采用预包装的形式,一次性为旅客提供。

航程中,乘务组始终精神饱满,每个擦肩而过的小伙伴都在互相打气,眼神传递着关心,彼此竖起大拇指——这是乘务员之间的手语,它的含义从原来的“准备好了”变成了“确认状态,我没问题”“收到,你最棒!”。“今天的CA932航班像一个家,而主任乘务长就是大家长,保护着我们,让我们感到踏实,我们再把这种踏实感传递给旅客,保护好我们的航班,保护好我们的祖国。”左晶深情地说。

北京时间3月16日早晨7时24分,CA932航班平安顺利地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落在了所有旅客心心念念的祖国的怀抱里。飞机停靠在T3-D。在等待下机过程中,为了缓解大家的焦急情绪,乘务组通过广播及时向旅客通报最新信息,并且随时关注旅客的需求,为他们答疑解惑,协助大家填写新电子信息登记表等。

“下机前,几乎每位旅客都对机组成员表达了感谢,告别的时候一直提醒我们要好好休息,增强免疫力,这让我们非常感动,一路上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左晶说。而此时,乘务组已经连续工作了近11个小时。(孔雪莹 左晶/文)


隔离日记:一切都会好起来

执行完CA932法兰克福-北京航班后,乘务组按照规定开始集中隔离。以下内容节选自11位乘务员在隔离期间写下的日记,句句朴实,打动人心。

“我不后悔”

致敬,疫情防控的“守关人”

CA932  四部一队 左晶 

说起来特别丢脸,刚住进隔离公寓的第一天,关上门没多久,我就哭了。

那天下午,刚入住的我们需要上报体温。我的体温测了两次均在37.5度,瞬间,我的手脚冰凉,整个人发懵。有那么一瞬间脑子飞速运转,想到两件事:先不告诉家人,特别想给我的主任乘务长、我的导师、我的经理发消息,商量接下来怎么办。幸好我还没那么笨,擦擦眼泪低头仔细看了看手中的体温计,发现是它坏了。立刻联系了工作人员,请她提供一个新的水银体温计,连测三次体温都很正常,都是36.7度。

人生中最好的三个词莫过于:久别重逢、失而复得和虚惊一场。天哪,虚惊一场!

单位提供的隔离条件挺好的,室内洁净,房间朝南,一日三餐顿顿营养丰富,同时还会把消毒物品、基础的日常用品定时提供给大家。忙碌的工作一天赶着一天,人突然闲下来,心也跟着沉淀下来。如果你问我,现在每飞一次国际航班,就要隔离14天,有没有觉得不值得?我会回答没有。如果你问我,隔离结束后再飞航班,你还怕不怕?我会回答,怕。可是我还是会去飞,有了这次经验,我会懂得更好地做好措施,保护自己与旅客。作为一名空乘人员,作为一名党员,我责无旁贷。

“没想到你是咱家冲在前线的第一人”

12王雨彤.jpg

CA932  四部二队 王雨彤 

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还是一个趴在课桌上舔食打碎的体温计中水银珠的小豆丁,把父母和老师吓得大惊失色。17年后的今天,小豆丁已长大成人,成为载旗航空公司的一名空乘。

然而,随着新冠病毒的肆虐,空乘这份平凡的职业变得不平凡,从旅客登机开始,我们的肩上就担负着保护他们的重大职责。旅客向我们投来的目光,有的是信任,有的是期待,还有的是担忧。在这样的目光下,我们不再是稚嫩的90后,我们是客舱乘务员,是空中的战士——日复一日的训练是我们的盔甲,烂熟于心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是我们的武器,在属于我们的战场上,保障每一位旅客安全到达,是我们每位乘务员为之战斗的目的!

致敬,疫情防控的“守关人”

前两天,我和妈妈视频,妈妈突然说:“没想到你是咱家冲在前线的第一人。”妈妈的语气中除了担心,更多的是欣慰和自豪。是啊,女儿长大了。感谢这份工作,让我有机会在危急时刻绽放小小的光芒!

“想象自己是一名保护‘旅客’的战士”

致敬,疫情防控的“守关人”

CA932四部二队 季佳琪

隔离的头两天没有太多感觉,慢慢的,开始思念家人,尽可能让自己充实起来,每天练字、看书、做一些运动、看着窗外冥想,能想起许多片段,它们愈发让我坚定了自己的工作。记得几天前去执行CA932时,德国疫情已经有些严重了,尤其是得知回程航班会有很多意大利转机旅客时,确实有一些对未知的恐惧,但当看到准备室里全副防护的伙伴们,顿时生起一种勇往直前、并肩作战的动力。飞行前的工作有条不紊,主任组织我们再次学习了防疫知识,安抚我们的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坚守国门第一线的光荣使命。等到忙碌又有秩序的登机环节时,我早已忘记害怕。回程时,有的旅客焦虑烦躁,甚至有因为害怕而哭泣的,我们就不断地安慰他们;有一位小朋友,每当我们测量体温时,他都会主动把头伸过来坐姿标准地举起小手说“ok,谢谢姐姐”,然后朝我们甜甜地一笑。其实,我们也是父母心中的孩子,但现在,穿上制服,我们就是一位保护“旅客”的战士。

“一个比一个勇敢”

致敬,疫情防控的“守关人”

CA932  二部三队 张思露

房间里安静得只有敲打键盘的声音。难得安静下来,突然想到,我们这帮可爱的同事都是差不多二十几岁的年纪,工作时却一个比一个勇敢。回程的时候,乘务长姐姐们穿着防护服给客人测体温,对每一位旅客和组员的情况了如指掌。她们还全程耐心解答各种疑问;惠萍姐和淼淼姐负责照顾所有体温异常的客人,她们穿着防护服全程不能吃不能喝;没有一位同事有任何的畏惧,大家互相打气加油,互相提醒洗手消毒。或许隔离期结束后,会开始新的飞行任务,但是那又怎样?“若有战,召必应”。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就像今天的北京,阳光正好,你我正灿烂。

“我们乘务员也是好样的”

16杨振坤.jpg

CA932  四部二队 杨振坤  

安静的时候,我会回想这次航班,组里的每个人都极其优秀,我为加入这样的乘务组而感到骄傲,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国航的责任与担当。

致敬,疫情防控的“守关人”

虽然被隔离,但每天的日程却被排得满满的:读书,听音乐,每天固定两个小时健身。这些天,我也时刻关注新闻,最让我开心和动容的是一批批医疗队陆续健康地返回家乡,拿着五星红旗的武汉市民夹道欢送大巴车。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滚落,这些医疗工作者是战士,是时代的英雄。我们乘务员也是好样的,护送着旅客和物资,也走在逆行的路上……

“我不害怕旅客才会心安”

18徐慧颖.jpg

CA932  四部二队徐慧颖 

在疫情高峰时期,我们每天接触少则三四百多则七八百位旅客,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是职业素养要求我去客观看待,按照专家的指导,戴口罩、手套,回到家后勤洗手,洗澡,勤消毒,勤通风,就不会有问题,而我不害怕旅客才会心安,我才会更有说服力地去和他们沟通交流。

此时此刻,国家需要我们奋斗在一线,共克时艰,没有国哪有家?隔离期满后,我还会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下一班任务。

“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致敬,疫情防控的“守关人”

CA932  四部一队 姚亦

执飞前我就知道,飞国际航班回国后需要隔离14天,当时并没有往心里去。不过,当接到电话通知一小时后集合时,思想上还是产生了一丢丢波动,半分钟后恢复了正常。事实上,在这里隔离,我每天日出而起,日落而歇,规律有序,这对乘务员来说非常难得。现在,我想的最多的就是隔离期尽快结束,平安无事,重新穿上制服,再次执行新的任务——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每一个人都让我感动”

20隋淼.jpg

CA932  二部三队 隋淼

这次的飞行任务,每一个人都很让我感动,在执行这样高风险航线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没有退缩,大家将个人利益放身后,一路上安抚紧张的旅客,设身处地地为旅客着想。我为我们团队感到骄傲,也为我们的职业感到自豪。

“像家人一般,好暖心”

致敬,疫情防控的“守关人”

CA932  二部四队朱惠萍

作为一名普通的空中乘务员,此次疫情,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团队的专业性、使命感和对旅客的全心全意。专业性体现在进行航班前,乘务组需要做很多的前期工作,了解近期的疫情动态、工作流程,每个组员都熟练掌握自己负责的部分,面对旅客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沟通能力。对旅客的全心全意体现在飞行全程。不少旅客的内心是很忐忑的,我们耐心地告诉他们如何填写相关表格,如何过关,转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所以我们执行的航班井然有序。满满的使命感体现在各个环节,尤其是在接到各自的任务后,大家都有信心执行好这个航班。大家各司其职,严格把关,特别默契。我们互相鼓励,像家人一般,好暖心。

“带着骄傲和责任继续坚持下去”

22韩青.jpg

CA932  四部二队 韩青

疫情之下,作为空乘人员,我们也是逆行者。每当陪伴旅客平安抵达的时候,每当听到旅客说“谢谢送我们回家”时,我总能深深地感到这份工作的意义,带着骄傲和责任继续坚持下去。隔离期间,我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对自己负责就是对旅客负责。

“只要有需要,凤凰便使命必达”

致敬,疫情防控的“守关人”

CA932  二部三队  范艳杰

再平凡的岗位上也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所有国航人共同撑起生命的桥梁为旅客保驾护航。即便深知前线任务艰险,隔离的生活单调枯燥,但国航人依旧没有停止起飞的脚步,我们将物资运到急需的国度,我们接回滞留在国外的同胞,只要有需要,“凤凰”就会展翅飞翔,使命必达!


国航综合保障部:你在前线飞行,我在后方守护

作为集团内部疫情防控的牵头单位,国航综合保障部严格落实机组人员定点集中隔离措施,用最快的速度、最专业的骨干、最细的保障,全力做好机组人员的医学留观、集中居住等服务保障工作。

15天确定10个留观点

伴随着境外疫情的严峻,国航机组留观人员激增,临时启用的留观酒店即将接近饱和状态。

如何有效分流安置机组留观人员,避免人员高峰来临后措手不及?3月7日,国航决定启用更多的驻组酒店。但现实困难摆在面前,有的驻组酒店因疫情暂停营业,有的酒店对安排留观人员表现出了畏难情绪。面对资源匮乏、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综保部兵分两路,带领生产指挥中心人员,逐一考察驻组酒店在疫情期间的经营状况。

“我们每天穿梭在各酒店,谈意向谈价格,有时谈到夜里11点,精疲力尽,口干舌燥。”生产指挥中心高级经理李俊峰有些无奈,“但疫情不等人,我们必须快马加鞭,想方设法为机组人员争取到更多的留观房源。”

15天的时间,在集团领导协调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截至3月21日,综保部共筹备到可调配留观房源共计1550间,大大缓解了安排留观机组人员的压力。

24小时驻守

“接到通知说我被集中医学留观后,真的很紧张,但一看到酒店门口有咱们的航医驻守,心里踏实多了。”国航飞行总队一名医学留观的飞行员笑着说。为给留观机组人员提供放心、安全的环境,综保部抽调多名专业医护骨干驻守酒店24小时值班。

在这里,医务人员密切关注被隔离人员的身体状况,每日对其进行2次体温监测;如有身体不适,及时进行处置,并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对有疑似现象的人员及时送至指定医院作进一步检测,同时为患有其他疾病人员及时配送药品。

“值班航医作为空勤人员的‘健康管家’,每天打电话数百次,只为通过同理心建立信任关系,然后对留观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目前,大家心理都比较平稳。”航空医疗卫生中心高级经理罗波涛说。

全方位照护

留观酒店的防疫防控措施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机组乘务组人员的安全。综保部生产指挥中心和地面运输中心火速制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防疫措施:酒店设备设施每天至少进行两次全面消毒,对房间通风换气;对进出酒店全部人员进行体温测试直至疫情结束;敦促酒店制定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餐食,每日提供粗粮品种和各类时令水果;收集入驻少数民族空勤人员需求,提供清真餐;在确保配餐人员、酒店服务人员健康状况良好的前提下,由服务人员送至房间用餐,及时回收、统一处置餐盒;机组车每班固定3名司机执行转运任务,每天对转运留观机组人员的车辆进行两次消毒。

3月21日,解除隔离的CA126乘务组写来感谢信:“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有了你们的守护,我们收获了更多的温暖与感动,每天看到你们穿着隔离服为我们清扫房间,取快递,为我们送餐,过生日。虽然隔着厚厚的隔离服,但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你们甜美的微笑和真诚的心,让我们一起加油!”(刘虹/文)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