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国资动态

央广网:突破体制机制束缚 上海大国企跃出一批“轻卒锐兵”

发布时间:2021-01-12  / 来源: 国资委网站

 

岁末年初,上海国资国企中频频传来破茧之声:近两个月来,上汽集团等三方投资成立智己汽车并发布量产计划,上海电气风电公司宣布科创板IPO。上月18日,上汽集团旗下享道出行又宣布获得阿里巴巴和宁德时代的战略投资。盘点上海国资领域,还有多家从大型国企中孵化出来的创新型企业在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疗等新兴行业风口加速成长,正在成为机制灵活、发展动力强劲的行业独角兽,个别企业已在冲刺登陆资本市场。

目前,上海市场竞争类和金融服务类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企业已占总数的2/3以上,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已是高度市场化、治理结构较完善的公众公司。

然而改革并不止步于此。市场化的大型国企可以集中资源、引领创新,但面对各行各业风起云涌的变革,上海需要更多的“轻卒锐兵”,在市场竞争的各个前沿领域中跑出加速度和快节奏。

这批新生企业的锐气,很大程度上来自体制机制突破。2018年,上汽投资5亿元成立享道出行,第一次完全以互联网公司方式,涉足互联网领域。在市国资委推动下,上汽集团采用“张江办法”,将占投资额10%的5000万元作为期权激励核心团队。通常国企员工持股需要自己出资购买股权,在互联网行业的人才竞争环境下,直接给予期权激励,是最有效的留人办法。

近两年里,享道出行作为后来者,在竞争早已白热化的网约车领域打开局面。截至目前,其专车业务注册用户已经突破2000万,覆盖以长三角为主的20座城市,其中在上海、郑州、苏州、杭州、宁波五地专车市场占有率稳居前三。

“曾经质疑声不少,认为国企不可能在网约车市场成功。”享道出行CEO吴冰表示,如今企业在新经济领域站稳脚跟,靠的就是体制机制激发出团队的拼劲和创新意识。

分析人士认为,行业变革大潮中,“大型领军企业+中小型创新型企业”的模式,可以带来独有的竞争优势。 上海作为国资重镇,众多龙头国企需要创新型企业发挥“小快灵”的作用,充分实施激励,把创新的速度节奏提上去;创新型企业生长在领军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上,能够盘活各类资源,落地创新成果,更高效地寻找市场机会。

创业者徐松云也是在2018年迎来事业转机的。创业之初,他和伙伴们瞄准汽车智能制动系统,单打独斗摸索四年后,因汽车行业高门槛,企业一度放弃量产目标,计划做成一家小型技术咨询公司。

2018年8月,上汽发现了这家名叫擎度的公司,立马投资组建上汽控股70%、核心团队员工持股30%的创新型企业。源自市场的核心技术,对接整车厂旗下庞大的供应链体系,擎度科技“如鱼得水”,创新技术迅速转化为先进产品。目前,其自主研发的智能制动核心产品,已被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上汽通用五菱、合众、柳汽、柯尼塞格等国内外主机厂批量使用。“明年第二代和第三代产品就将大批量生产,按照目前发展趋势,我们计划未来三年内实现上市。”徐松云表示。

上汽集团负责人介绍,除了享道出行和擎度科技,企业还从新能源板块中拆分出专注氢燃料电池研发的捷氢公司,同样配以有效的激励方案,加快在前沿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也已有了登陆资本市场的明确目标。“我们将瞄准汽车产业各个前沿方向,打造创新联合体,培育更多能独当一面的创新型企业。”上汽集团负责人表示。

业内专家表示,在推动领军企业与中小企业形成创新联合体过程中,上海可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战略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海市国资系统正在扩大员工持股试点范围,推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适时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二次混改”。

近期,上海市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提高上海上市公司质量的若干措施》中提出,将支持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收购境内外资产和境内外分拆上市等方式加快产业升级,做优做强;将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对境内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投资;将为战略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产业的优质企业提供个性化综合服务;将推动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挥证券市场价格、估值、资产评估结果在国有资产交易定价中的作用,依托资本市场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