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一线风采

今天我出镜|王洪战:与日月同行的追梦人

发布时间:2024-11-28  / 来源: 中国航空集团

2024年9月26日,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山航飞行员王洪战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红色的证书颁发到手中,沉甸甸的,王洪战知道,这既是对自己过往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未来飞行的期冀。肩章熨得平整,他暗暗许诺,飞行航路也会一如既往,平稳向前。

今天我出镜|王洪战:与日月同行的追梦人

深“扎根”夯实技术强基础

自2001年7月从民航学院毕业至今,王洪战的飞行之路经历可谓“丰富”,23年的飞行历程,他飞过山航所有机型。

在飞往美国堪萨斯州学习塞斯纳的时候,这座以天气晴朗闻名的地方记录下了王洪战无数次起与落,太阳晒黑了他的皮肤,但也照亮了他改装成功的信念。机型换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没有阻碍他前进的脚步,反而成了他不停向上的契机。

“刚刚飞行的时候,看什么都新鲜,觉得自己就是小时候梦想的英雄。成长以后的飞行,越飞越小心,飞行的经历变成了雷暴、积云、大风、降雨。我告诉自己,每一次飞行都要一丝不苟、全神贯注,飞机平稳降落,将旅客安全送达,就是作为飞行员看到的最美好的风景。”

王洪战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更新补充知识,进行手册对标、程序对标,吃透手册,按程序办事,遵章守纪,养成良好飞行习惯,让每一趟飞行都安全平稳。看着30年来山航的成长与发展历程,他由衷地感到骄傲,那些照片中的飞机,他都飞过,而且,飞得很稳。

 

多“施肥”安全责任铸心间

技术之上,是态度,是对安全的理解。王洪战说,“安全是生命线,是一切,要把热爱和责任放在首位。”是的,没有热爱,就没有全力以赴,而责任感,更让飞行成为他终生的事业追求。

王洪战将每一次起飞都当作第一次飞行,他始终牢记“三个敬畏”,即便在济南机场已飞过上千次起落,但他还是在心里把它想象成陌生机场,不要“经验主义”,更不要“想当然”。他告诫自己,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落实航线、机场信息。自从事飞行工作的第一天起,安全意识就与王洪战如影随形,潜移默化,如今生活中的他都带着“走一步想三步”的习惯。在航空安全管理部就职时,他曾把所有不安全事件记录都查看过,在脑海中形成了自己的“错题本”,常看常新,自己飞行时,这些“错题”成了他的警钟,关键时刻敲响,为他提醒。他很感激这段经历,伴他成长,也极大增强了他的安全意识。

 

勤“培土”言传身教守蓝天

作为检查员的王洪战,在履行机长职责之余,还肩负着传帮带的责任意识。他认为,飞行工作如今已经高度程序化、规章化,但飞行的“精气神”,依然要靠先辈们的力量传下去。

在日常飞行或者复训检查时,王洪战会在沟通中加入个人经历,那些漫长学飞的历程,自己遇到的难题与挑战,面对问题的心理波动,在与学员们深入交流探讨时,他常说“没关系,这些大家都会经历,重要的是,不要丢失对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坚持下去的勇气。”他十分关注学员们的心理健康,利用鼓励式教学,让学员多讲、多说,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达,建立反馈机制,根据他们出现的问题针对性纠正,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增加他们的心理韧性。他还常常与学员们分享他的“错题本”,希望大家可以牢牢记在心中,成为日后飞行的一点锦囊,稳妥飞行。

在传授经验、技术的同时,王洪战也把人民航空为人民的理念“输送”给青年飞行员。记得有一次,舱门即将关闭,耳机中传来消息,有一位手拎造血干细胞迟到的旅客,请求登机。当得知目的地有一位病人正迫切需要造血干细胞救命之时,王洪战没有犹豫,立刻申请,重新靠回廊桥,这位焦急奔跑的旅客气喘吁吁抵达,眼神中满是感激。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洪战感慨道:“虽然当时全机组成员已做好起飞准备,如果申请延迟,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起飞。但作为机长,我知道我驾驶的不仅是飞机,更承载着生命的希望。也许因为我们的等待,就能挽救一个生命,甚至帮助他重获新生!这次飞行也让我更加坚定,每一次飞行,都是对生命最真挚的致敬。”

王洪战像一株根系扎实的植物,充分吸收沃土的优质养分,他将工作中的所有经历变为成长的养料,努力向上生长,每个阶段都以昂扬奋斗的姿态迎接挑战,成为飞行队伍的中坚力量和模范,与日月同行、伴梦想齐飞,为山航的安全飞行持续贡献力量。

  (文:潘亚男  图:于玺)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