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一线风采

保障冬奥圆满转场:平凡岗位的感人瞬间(三)

发布时间:2022-03-14  / 来源: 《中国航空》

 

打赢一场硬仗,需要科学部署、精准调度,更需要上下同欲、万众一心。在保障2022 北京冬奥会的过程中,各个岗位的中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首都机场保障

“我是战胜‘极限挑战’的地服人”

保障冬奥圆满转场:平凡岗位的感人瞬间

坐标:首都机场T3冬奥保障专区

时间:2月20、21日

在国航地面服务部制作的《全力冲刺,决战决胜冬奥保障收官战》宣传视频中,有一幕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名身穿防护服的地服员工每人拉着一个硕大的行李箱,弯着腰在航站楼里吃力地行走。拉行李箱的人是谁?行李箱里装了什么?像这么重的行李一天能有多少件?

遇到问题,我应冲在最前面

笔者的第一个疑惑,终于在与地服部副总经理张新的电话采访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视频里其中一名拉行李的正是张新本人,这已经是他第3次参与“两集中”保障任务了。

张新说:“虽然制定了多个应急方案,但面对瞬时集中的冬奥出港高峰人数和应急事件时,还是感觉到不小的压力。”好在他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业务能力,很快就将压力化解了。“我和地服部副总经理时增新一起进驻一线保障团队,主要是为了在‘两集中’内部打造高效的地面保障指挥系统,全面掌握航班运行动态,遇到特殊情况,现场沟通处置,确保保障工作一刻也不停,一步也不错;突发情况出现的时候,一线员工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我们,工作起来才更安心,更踏实,遇到问题和困难才能够更好更快地处理。”

有这样的员工,我还怕啥?

说到20、21日的冬奥出港保障高峰,张新感叹“那真是累!20号7时进场,一直干到21号16时。”直到此时,笔者心中的疑惑才全部解开。视频中张新拉着的,就是运动员的行李箱。出港高峰期间,类似的行李一共有1万1千多件,总重量达212吨,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运动员的雪具等超规超重行李。由于这些大件行李每件重量都在40公斤左右,无法直接到达T3E楼的分拣大厅,所以全靠139名装卸员人工搬运。他们要先把所有大件行李从超规行李交运处搬运装车,送往E楼分拣大厅。按照航司、航班等标准进行人工分拣后,再搬运装箱,拉到机下装机,全程下来每名装卸员实际搬运行李总重量都在5吨左右。“大冷天儿的,大家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在空旷的机坪上冷风一吹,冷得刺骨。有个员工回到休息区,摘下手套才发现手上竟然长满了红疹。但员工们却说‘咱现在干的是国家大事,这点累不算啥’,你说,咱地服有这样的员工,还怕啥?还有啥不能完成的任务?”

21号17时,冬奥出港高峰逐渐回落,忙碌了许久的张新抽空回酒店吃降压药,稍稍平复一下,又参加了地服部的线上会议。21时,刚刚散会顾不上休息的张新再次来到首都机场T3航站楼,和一线员工一起参与保障接下来的冬奥出港航班,一直到22日凌晨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结束战斗。“面对如此高强度的体力挑战,你说累吗?那肯定累!但是,能坚持吗?必须能坚持!”

地服人“傻”得可爱,单纯得可敬

对于这次冬奥保障任务,张新最大的感受就是地服人“傻”得可爱,单纯得可敬。“由于冬奥出港后期会与冬残奥进港保障任务叠加,需要有人直接转战冬残奥进港保障,我和时总担心大家经过前期高强度的体力透支,会打退堂鼓,所以打算提前做工作动员一下。没想到所有人员都报名了,甚至有位50多岁的老同志,主动找主管报名,他说‘我缓过来了,没关系,还能接着干’。大家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份内的工作,面对挑战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随着冬残奥的接近尾声,又一个出港保障已拉开序幕,面对再次来临的“极限挑战”,地服人已经做好准备,将振奋精神、再接再厉,为圆满完成冬残奥保障任务不懈努力,持续奋斗!(文:龙怡静  图:林滨)

“我们为北京冬残奥火炬接力贡献了国航力量”

坐标:首都机场T2、T3航站楼

时间:3月1日-3日

受北京市体育局委托,国航地面服务部中转服务中心承担了北京冬残奥火炬手的接站服务。

为顺利完成火炬手接站工作,中转登机服务经理张晓璐与火炬传递运行接站组进行了现场踏勘,并制定了详细的接站保障方案,包括旅客的全程引导、残疾旅客的信息传递及无障碍设施提供、旅客行李提取等。此外,中转登机引导员还向火炬手接站组申请了统一的接站引导牌,在舱门口举牌接机,为火炬手提供一致性的接机体验。

3月1日,冬残奥火炬手接站工作正式启动,中转登机在首都机场T2、T3两个航站楼同时开展工作。当天,有8名火炬手陆续抵京,中转登机引导员在舱门口举牌接机。对于停靠远机位的航班,引导员会通过查询航班,确认旅客是否需要轮椅,并提前到达指定机位,同时通知轮椅、残疾人升降车及时到位,避免火炬手长时间等待。火炬手下机后,引导员立刻上前协助他们乘坐轮椅、提取行李,引导前往出站口与接站组汇合。

截至3月3日14时,国航中转登机共计接机33个航班,全程引导火炬手39名,得到了火炬传递接站组及火炬手的一致感谢。同时,北京冬残奥火炬手的送站工作也于3月2日启动,中转登机同样高质量地完成了火炬手出港保障任务,为冬残奥火炬接力任务贡献了国航力量。(孙润 金佳)

用真情“点亮”归途

保障冬奥圆满转场:平凡岗位的感人瞬间

保障冬奥圆满转场:平凡岗位的感人瞬间

坐标:首都机场T3航站楼

时间:3月5日

3月5日下午,一群乖巧安静的“小天使”走进首都机场T3航站楼,他们排成四列纵队,最前面的人紧紧抓着带队老师的手臂,后面的同学则用手搭着前面一个人的背包,缓慢而有序地走向值机柜台。这44名视障儿童,来自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圆满完成了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表演,准备乘坐国航航班返回重庆。

“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

3月4日,国航地面服务部综合服务中心接到了一项工作:为44名视障儿童、19位随行老师提供离京保障。

要客运控岗位迅速与国航重庆营业部联系,提前了解团队的需求,从座位安排、引导事项、行李处置,再到安检通道、休息室安排,细致地确认每一个保障环节工作流程,力求对全流程细节进行把控,最大限度为视障儿童以及随行老师们提供帮助。同时,要客运控还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要客引导岗位、休息室服务岗位,确保把最贴心,最顺畅的服务带给这些可爱的小演员们。

“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保障任务”

考虑到团队人数较多、行李量大,要客服务岗位计划选派8名经验丰富的员工负责全程引导。但员工得知消息后,当班16名员工全部要求参与现场服务保障,希望自己可以为“小天使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过安检时,引导员为孩子们逐一穿上外套、仔细检查随身物品。他们对孩子们的一声声叮嘱,一句句关心,让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这是我工作以来最意义非凡的一天,看着他们纯真的脸,我哭了,我会一直坚持做好事。”要客服务岗位新员工毛慧敏这样说。

“听到他们真挚的感谢,我的心都要化了”

为了能给孩子们提供“无障碍”休息室服务,工作人员从地面到桌面、从餐具到餐食、从进出口到卫生间,逐一检查。当班主管还对地插闭合情况进行复查,同时把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们行走的部分围挡重新摆放,确保孩子们在休息室内行动安全顺畅。

休息室服务岗位准备了招牌排骨饭,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谢谢哥哥姐姐!”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起立鞠躬齐声向工作人员致谢,已身为人母的休息室服务岗位员工关梦媛和宫照婷说,“那一刻,我们的心都化了!”

在登机前,带队老师向国航地面服务部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真的特别感谢你们,感谢国航!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根本不可能这么顺利登机。”与此同时,可爱的小天使们纷纷鼓起了掌,热烈的掌声在大厅久久回荡……(文:陈梦箫 李颂华 张月 图:史萍 王译鹤)


后勤保障

“我们是闭环里的‘大管家’”

保障冬奥圆满转场:平凡岗位的感人瞬间

保障冬奥圆满转场:平凡岗位的感人瞬间

坐标:国航地面服务部“两集中”居住地

时间:2021年10月—2022年3月12日

自2021年10月起,截至2022年3月12日,国航地面服务部累计有31批次近3200人次进入闭环管理。同时,还有一支“管家”队伍24小时全天候守护着他们——这就是由地服后勤保障中心、各管理支持部门员工组成的“两集中”管理员。他们承担着“两集中”人员的餐食交通保障、核酸检测、疫情防控等一系列服务保障工作。

一条心只为一场会

地服部计划财务室经理李丽娟和培训管理室专职教员李静分别作为第一、第二批次的管理员进行“拓荒”。她们在最短时间内梳理出员工供餐、酒店消杀、班车安排等工作流程,确保航班保障以及疫情防控两不误。保障初期恰逢冬季供暖,个别房间出现漏水,她们立刻联系酒店紧急抢修、协调房间,避免员工在集中居住期间受凉感冒。

11月14日下午管理员临时接到通知:第2天国航出港航班上有一名参加测试赛的波兰籍运动员因伤需提前结束比赛回国。曾经作为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地服培训主力的李静,紧急在14日晚对旅客服务中心以及中转服务中心的4名员工进行了残疾人服务、轮椅使用技巧的加强培训。最终在各岗位员工的合作下,受伤运动员顺利回国。

“能够参与其中,我感到自豪”

党群工作室的青年党员刘金,用了三个词去概括他前后两次参加“两集中”管理员工作的感受,那就是“信仰”“成长”“坚韧”。

与维修师傅一起逐屋给供暖设备放气放水,深夜解决员工宿舍空调漏水问题,凌晨接送员工上班,为身体不适的员工联系医疗救助,每天都有新的“任务”,每天都“升级”新的“技能点”。刘金说:“我们管理员工作常常会遇到从接到通知到开始任务只间隔一天的情况,这充分考验并锻炼了我的抗压能力和适应性。”

另一位青年共产党员,人力资源室的专员李景川在结束“两集中”工作后,得出以下体会:“每天工作时间跨度大,涉及工作内容庞杂、繁琐,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地服员工的团队凝聚力和抗击疫情的决心,也为自己有机会参与其中,感到由衷地荣幸和自豪”。

“微火虽微,却永恒绵长”

1月31日,地服部机关的李圣男、仵屏颖和张睿桐在集中居住酒店与冬奥保障战时党支部共同度过了一个忙碌却充满成就感的春节。

除了日常的管理工作,作为地服部党群工作室的团委干事,李圣男还承担了居住地点宣传拍摄的组织协调工作。“将党员青年们在‘两集中’工作中的辛勤劳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生动地展现出来,也是一种服务和学习”,李圣男说。

张睿桐、仵屏颖曾在两天内顺利完成了涉及79人临时转移居住地点、新一批次233人入住的保障工作,他们说:“我们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保障冬奥、冬残奥的同事们提供服务,这也正体现了冬奥会点火仪式的理念——微火虽微,却永恒绵长!”

“每一天都是美好的回忆”

地服部纪委办公室的牛永迪除了管理员的工作,还肩负着监督管理员的服务工作是否到位的任务。“我既是‘战斗员’,也是‘监督员’。我与综保部管理员利用中控席位开展远程监督工作,不断完善‘两集中’监督检查方式方法。23天中我与同事共同见证了2022年北京的初雪,度过了虎年除夕夜,每一天都是美好的回忆与珍藏。”

生活保障中心经理许永仪和生活保障主管姜迪,负责管理协调“两集中”工作。他们协助地服工会做好了相关慰问物资和活动的准备,让员工“不在家也过节”。同时提高新春佳节的供餐标准,让员工“吃饱更吃好”,为生日员工准备蛋糕,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工作很辛苦,但能与战时党支部以及‘两集中’同事并肩作战,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目前,冬残奥出港保障高峰已经开始,地面服务部将继续延续“两集中”闭环管理员“1+1”模式,用心用情用脑做好“两集中”大家庭的服务保障工作。(文:李圣男 牛永迪 李丽娟 李静 仵屏颖 张睿桐 刘金 李景川 许永仪 姜迪  图:李圣男 刘金)


志愿者保障

微光聚爱,擦亮志愿服务名片

保障冬奥圆满转场:平凡岗位的感人瞬间

坐标:首都机场T3、T2航站楼

时间:2月20日——26日

2022年2月20日,为期7天的集团团委2022年北京冬奥会候机楼志愿服务活动拉开帷幕。这次活动,团委共派出192人次志愿者参与到候机楼转场及返场保障中,服务时长达406小时。

分秒必争,掀起机关服务一线热潮

2月18日,为了保障北京冬奥会离港高峰顺畅,国航需在34小时内完成首都机场T3航站楼所有国内航班向T2航站楼的临时转场。接到通知后,集团团委迅速对候机楼志愿活动进行统一部署。

当晚,招募候机楼志愿者的消息在各单位工作群一经发布,仅12小时,就有来自京内17家单位的693名青年“请战”,495人来自管理支持部门。其中,直属机关192名党员、团员青年提交报名申请,掀起了机关服务基层的热潮。

以老带新,抓好培训练“内功”

转场期间,候机楼志愿者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T2航站楼值机区域及行李大厅区域为乘坐国航航班的旅客提供乘机引导、业务问询、旅客告知等服务;返场时,则要双线“作战”,在T2、T3两场开展错失旅客引导服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旅客免不了将中航志愿者当作机场“问询台”,询问诸多五花八门的问题。

为此,转场开始前一天,团委领队提前到志愿服务岗位进行调研,并连夜赶制了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素材,确保志愿者上岗前熟悉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

此外,团委还推出“轮值带队当表率,专新搭配1+2”的志愿活动模式,由业务熟练、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地服骨干志愿者成立先遣组,在转场第一天,现场探索志愿活动模式,完善工作流程。第二天起,地面服务部先遣组成员就作为岗位导师分别带组,在现场为其他志愿者介绍保障流程、服务内容及专业话术。

真情服务,“囧途”化坦途

2月26日8时20分,在T2号航站楼值机区域,一位旅客火急火燎地拉住了志愿者曾吉德,用不流利的普通话请他帮忙。

原来,这名旅客独自一人前往四川广元,但他所乘坐的航班距离起飞时间只剩不到30分钟,早已停止办理值机手续。曾吉德赶忙带着旅客来到国航值班经理柜台,查询能否改签下一班航班。经查询,当天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飞往四川广元的航班只有这一班,更不巧的是,第二天飞往四川广元的航班取消了。

看着旅客无助的神情,曾吉德一边安抚旅客的情绪,一边和地服值班经理迅速帮助旅客查询动车班次,并协助旅客购买了动车票。此刻,距离动车的发车时间也仅有2个小时了。曾吉德立即带着旅客赶往机场出租车乘车点,注意到旅客行动不便,曾吉德默默接过了旅客的行李箱。坐上出租车后,旅客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不停对曾吉德说着感谢。

这只是本次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仅在2月25日返场首日的早高峰时段,16名志愿者就协助地服人员在T2航站楼服务了79位错失旅客,他们在配合登记错失旅客信息后,带领旅客乘上前往正确航站楼的摆渡车,随后由T3航站楼的5名志愿者接应,协助办理乘机手续,形成一条龙志愿服务。(文:池宁乔 司昊  图:司昊)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