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重要新闻

国航湖北分公司:武汉重启一周年 凝心聚力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1-04-12  / 来源: 《中国航空》

国航湖北分公司:武汉重启一周年  凝心聚力再出发

2021年4月8日,是武汉重启一周年的日子。一年来,中航集团湖北区域各单位员工团结一心,确保了分公司安全生产、服务品质稳步提升,党建工作有序开展,在助力集团打赢“三场硬仗”的攻坚中,展现出了国航湖北力量。


珍惜成果不松懈

2020年4月8日重启后,湖北分公司制定了多项措施,坚决守住疫情防线,确保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

慎终如始,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结合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特点,动态修订分公司疫情防控措施、服务保障标准、防控应急预案,把疫情防控融入到日常生产管理全过程,持续跟踪国际疫情发展态势和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情况,分级分类防控,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分公司结合实际储备防疫物资,做好办公区域、食堂、空勤公寓、文体中心等重点部位日常消毒;严格执行门岗体温检测,落实分批错峰就餐制度;督促员工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积极配合局方、属地做好关键岗位人员疫苗接种工作,引导教育人员减少聚集、加强防护,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2.jpg

3.jpg

筑牢根基,增强确保安全能力。强化安全政治监督,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聚焦安全风险防控,抓好日常运行风险整治,紧盯新开航线、“五防”等风险排查整治,持续监控易发、多发危险源。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扎实推进“三个敬畏”,持续狠抓“三基”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安全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水平。定期对飞行员资质情况进行核验,灵活机动安排年度复训和熟练检查。扎实推进副驾驶培养,逐步实施阶段性学习考核,加快高级别副驾驶培养速度。

4.jpg

深度挖潜,着力提升运行水平。根据疫情期间机场保障流程的调整和不同性质包机运行特点,实施“一机一方案”策略;做好医疗包机、滞留海外旅客返汉国际包机、境外分流航班等应急保障任务,加强内外保障协调;做好武汉始发客机货班运行保障,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保障客机货班27班、运输货物735.9吨。狠抓飞机典型故障分析,力求提升航班正常性水平。充分利用机场运管委平台,通过协调时刻提前、时刻置换、优先推出、短跑道起飞等保障手段,提升航班运行效率。持续做好航班运行监控,对预计延误30分钟以上的进港航班,采取利用备份运力资源进行航班调配、实施快速过站等措施,努力恢复航班正常。

抢抓机遇, 奋力打赢效益攻坚。重启以来,分公司动态调整航班投入,2020年暑运在广州、深圳、海口航线上累计新增314班次,同步优化5条航线时刻;冬春换季后,新开武汉—上海浦东航线,完成武汉—北京第8排航线网络构建。2021年夏秋航班换季后,国航武汉相关航线增至25条、通航城市增至27个,分公司武汉进出港执行376班次/周,国航在武汉周航班总量432班次,同比2020年夏秋航班换季增加40班次/周。

5.jpg

 

重启一周年,我们共成长

6.JPG

余登祥(飞行部飞行一中队机长):

一年来,我经历了间断飞行、重返蓝天到现在的航班量逐渐上升的不同阶段,我与公司在一起成长。除了保证自己的安全飞行,我还学着像领导要求我一样去要求中队的每一名飞行员,对工作中的每个细节、每个航班的起落都严格把控。

公司的愿景是打造全球领先的航空公司,这也是我们所想。希望国航湖北分公司能够飞得更远。千言万语总结成一句话: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成长,希望国航越来越好,武汉越来越好,中国越来越好。

7.JPG

方美霞(客舱服务部乘务二分部乘务长):

至今还记得,武汉封城前一天,我们在外地执行航班任务。能不能飞回武汉,心里都没有底。庆幸的是,我们每一个组员都没有退缩,最终大家齐心协力把飞机安全飞回了武汉。这样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终生难忘。

对于乘务员来说,我们的工作就是平安送达旅客,让服务的航班起落平安。一年来,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现在,我们“楚韵”乘务组又有新人加入,大家聚在一起,围绕共同的服务目标,接力迎接新的挑战,相信,我们会做得越来越好。

8.jpg

吴昊天(地面服务部值机室经理):

作为公司的一线员工,我们每天都要在机场迎来送往各地的旅客,疫情暴发后,我们被感染的概率自然也大于常人。作为科室的负责人,我没有躲在办公室里,而是带领大家投入到这场艰苦的战斗中。让我感到骄傲的是,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我们团队没有退缩,不仅迎疫而上,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保障了各地医疗队以及防疫物资安全抵达武汉。

重启之后,我们的工作内容和需要关注的事情更多了。但我仍然每天无数次提醒员工:在守护旅客安全的同时,一定要保障好个人自身安全,这不但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关心自己的家人、公司负责。

9.JPG

郭枫(生产指挥中心航班生产调度副经理):

作为一名运控人,我们的使命就是切实发挥生产运行指挥决策作用,高效保障航班生产运行,竭尽所能确保不正常航班安全归来。重启一年来,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多,从抗击疫情到武汉重启,从复工复航到助力“三场硬仗”,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我们仿佛涅槃一般获得了重生。

一年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家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运行环境。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方向是相同的,我对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感到自豪。现在,黑夜已经过去,黎明就在眼前,让我们一起唱起胜利的序曲。

10.JPG

桂锋(综合保障部航卫医疗室经理 ):

疫情暴发初期,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我们航卫医疗室的医务人员没有退缩。团队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坚守岗位。为了保障各地援鄂医疗队和物资的顺利到达,我们不但严格管理机组人员的健康,还主动承担起分公司全员的健康管理。曾经有朋友问我可曾怕过?说实话,我确实怕过,但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医生的使命就是治病救人,在如此危难时刻,我们就应该冲在第一线。同时,我还是一名武汉人,我热爱生我养我的这座城市,它有难,即使内心再害怕,我也必须要去保卫它。


一周年背后的故事

飞行部:手牵手 我们一起飞

从复工复产到航班逐渐恢复,从疫情常态化航班保障到生产任务逐渐增加,飞行部以构建和谐家的氛围为主线,打造“看我的·一起飞”凝聚力建设工程,展现团结和谐、生动活泼的良好组织氛围。

严格专业资质管理,提高安全硬核能力,加快促进飞行员飞行技术能力恢复和技术状态保持,是尽快恢复航班生产的前提和基础。疫情期间,飞行部严格落实人员资质管理要求,定期对资质情况进行核验,采用线上模式积极开展复训及考核。重启后,飞行部又克服模拟机资源紧张、核酸检测限制、飞行员异地训练乘坐航班可能随时取消等困难,创新工作思路,加强资源协调,在集团各部门的支持下,安排飞行员赴珠海、成都参加年度复训和熟练检查。面对疫情可能产生的技能生疏情况,持续推进各层级飞行员技能熟练性巩固训练,期间飞行干部和责任机长通过机组讲评和技术研讨,带动全员飞行技术质量整体提升。同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针对风切变处置等开展专题理论培训,针对RNP运行、机械故障等组织技术研讨会、空地交流会,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扎实练好基本功,确保了全年飞行训练升级任务圆满完成。

此外,飞行部党委还着力加强飞行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开展“三必访·五必谈”“手牵手·心连心”家访等活动切实关心关爱员工。党委时刻关心近期结婚、生育、退休、体检未过、家庭重大变故、生病住院人员等群体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做好组织关怀。2020年12月1日,飞行部党委书记杜先俊得知飞行员在昆明生病住院后,迅速同中队书记连夜赶赴当地医院,看望慰问飞行员。从昆明返回武汉后,只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又同高级经理吴小晋前往湖北省广水市,到近期因身体原因停飞的飞行员家中进行家访。

11.JPG

除了关注员工思想状态,广大飞行干部还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切实把“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的要求落实到位。

飞行技术创新工作室:为保障飞行安全而创新

为建设知识性、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2018年湖北分公司成立了两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国航湖北飞行技术创新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 武汉重启一年来,创新工作室鼓足干劲,为分公司提升效益、安全飞行,贡献着自己的智慧。

2020年,“空保人员器械包出入库管理平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应运而生,该项目旨在利用RFID技术,通过对读写器、电子标签和数据管理软件模块这三部分的开发,实现空保人员器械包内装具的自动检测,既减少了出入库人员的接触聚集,节约了空保人员检查器械包所需时间与精力,又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出入库后台的实时监控,管理人员还可以持续动态地检查每一件安保器械的取、还情况,以及使用次数与使用年限,对于避免器械包内器械种类出错和使用年限超期的情况大有的裨益。国航湖北飞行技术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严福斌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武汉封城期间,工作室的队员们都没闲着,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了新想法或者攻克了新的难题,大家立刻就会在线上集中讨论。有的时候甚至半夜了,还会从床上爬起来进行视频会议。最多的时候,一个星期开了10次视频讨论会”。

从2018年工作室成立以来,创新团队先后启动孵化了四个科技研发项目,其中包括“使用FMS辅助的传统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应用”“空保人员器械包出入库管理平台一期”“电子任务书”和“飞行品质可视化”。“我们基本可以保证一年有一到两个项目开题研究,争取每年都有一个项目可以结题取得成果”,严福斌兴奋地介绍着工作室的每一个项目,言语中透露出对飞行技术创新工作的自豪。作为驾龄17年的飞行员,严福斌如今是航空安全管理部航空安全管理部QAR室副经理,不仅承担着日常管理支持工作,他还需要完成计划规定的飞行任务,他将创新工作笑称为“不务正业”,但他明白创新对于分公司发展、行业进步甚至是国家长远未来的重要意义。“其实,创新工作室的成立恰逢其时,不但国家‘十三五’‘十四五’导向明晰,而且行业、集团政策大力扶持倾斜。工作室成立以来,一群群新鲜优秀的年轻人不断加入,我们团队不断发展壮大”。严福斌对于目前的一切都充满感激,他说工作室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让他们少走了许多弯路。

12.jpg

飞行技术创新工作室在分公司范围内广泛挖掘吸收各个层面的人才,不局限于飞行技术,还涵盖了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机务、汽车工程、电子商务、英语等等,工作室会根据具体的项目组建对应的团队,保证每个项目组人手配备充足。“团队内部其实在项目之外也会相互分享各种有意思的行业热点和知识信息,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形成了积极而有效率的学习氛围”。严福斌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也是从“0”开始,为了更好地把握项目的总体技术框架,他着手开始学习编程的基础知识,诸如Python、Kapro、Engagement测量点等方面的新技术。

“创新是允许失败的”“要相信只要敢想,技术上的难题总能解决”,严福斌总是这样鼓励团队的年轻人们多看多思考,对照行业内各个航司的优势,多学习多钻研。2020年武汉重启后,创新团队接连从武汉—兰州—库尔勒的航线数据中发现两起航班座舱高度增压异常的情况,这引起了团队的注意。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以及翻阅资料,他们研究得出空客飞机会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出现程序逻辑上的小差错。最终,这项研究结果得到了空客公司的证实。因为这项研究,民航局授予湖北分公司创新团队集体三等功荣誉。后续在和航科院的合作中,创新团队发现这个异常问题是一个行业内被大家忽略成偶发事件的共性问题。正是团队内这种对于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沉浸式的思考,才成为保障飞行安全的有一道有力防线。

徐梓源:我在武汉迎接冬奥彩绘飞机

3月31日8:54,CA823X平安降落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这架执飞广州—武汉航班任务的飞机,前一天因武汉雷雨天气备降在郑州机场。下飞机后,乘务员徐梓源收拾好自己的箱包,迈着疲惫地步伐终于在临近10点结束了自己的飞行任务回到家中,比原本计划的下班时间推迟了十多个小时。随着国内疫情呈现总体稳定态势,国内航线持续回暖,换季后分公司迎来生产旺季,面对突然紧凑的工作,徐梓源笑着说:“(疫情过后)能忙起来就是好事”。

一年前武汉封城期间,徐梓源和父母每天看着新闻里全国各地前来支援的医护人员、运送来的新鲜蔬菜肉禽,心里充满感动和温暖。她报名参加了公司的备份乘务组,随时准备着在公司需要时候冲上一线。复工复产后,在得知冬奥彩绘飞机首航武汉,一批援鄂医疗队的医生会乘机共赴“武汉之约”时,徐梓源凭借自己曾经的舞蹈功底,与其他14名乘务员被选中参与到迎接冬奥彩绘飞机首航武汉活动的保障中。“我当时好开心,想着终于可以和那些援鄂医疗队员们近距离接触,他们为武汉付出了太多,自己很想为他们做点事”,徐梓源回忆起当时的心情时说道:“而且恰逢冬奥倒数500天,可以代表分公司去参与保障是件多么荣幸的事情啊”。

为了确保活动顺利,湖北分公司联合各方做了充分准备:前期活动报备、机场协调冬奥彩绘飞机过水门、调整廊桥停靠、登机口活动等诸多事宜,后期各部门还派出人力物力,分工支持冬奥氛围营造和活动现场的布置、流程跟踪、人员组织等。客舱服务部负责为援鄂医疗队员带来《国家》和《听我说,谢谢你》的手语舞。为了展现湖北分公司的精神面貌,表达对医护人员的崇高敬意和感恩情怀,客舱服务部特意为选中的15名乘务员专心排练节目。“《国家》是一首带着家国情怀的歌曲,编舞的是我们15名乘务员中的一位,整套舞蹈动作不算难,但是穿插了许多队列的变化,我们集思广益,花了很多心思。”徐梓源说在那一周里,她们每天从午饭后开始训练,一直到晚上。“《听我说,谢谢你》的手势舞其实非常适合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激之情,它的难点就是要熟练每个字和词对应的手势,然后大家动作一定要整齐划一,我甚至在休息的时候还会闭上眼睛在脑海里过一遍”。

2020年9月22日13:23,一架蓝色涂装的国航冬奥主题彩绘飞机载着108名乘客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当冬奥组委、央企代表、援鄂医疗队员代表、全国抗疫先进代表走出机舱时,期待多日的15名乘务员已经随着温暖励志的歌曲《国家》舞蹈起来,满满一周的排练、提前3小时的彩排演练,她们用自信和坚定展示着国航湖北的风采。当《听我说,谢谢你》的旋律响起,援鄂医疗队员们立刻驻足观看这一出手语舞,时间恍如回到几个月前从武汉凯旋时的分别场景。“看到许多医疗队员们眼眶湿润,静静地站在那里,我很想上去抱抱他们”。

2021年2月26日,适逢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国航第二架冬奥彩绘飞机“冬奥运动号”率先在武汉亮相。湖北分公司经过周密部署,制订了不同应急保障预案,顺利地完成了保障任务。冬奥与武汉缔结了更深厚的缘分,武汉也将融合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核大步向前。(徐志祥 方滢/文)

13.jpg